
自从搞清楚了Cache里面可以建立TCP连接之后,就有一种冲动,把单向连接的设备用一个程序搞定,于是做了一个FileClient。
具体的就是把本地的文件通过TCP连接发送到Cahce的后台,然后在Cache的studio里面再解析相关的文件,最后把结果保存到数据库。

同样的ASTM协议,不同的仪器,不同的厂家搞出来之后,还真是五花八门的。
比如西门子的化学发光分析仪的中间的抓手模块,这个ASTM协议不用ETB来分割内容,全部都是ETX。

这几天在查LIS与Infinity通讯的一个bug,罗氏的工程师告诉我,LIS经常会发一些空的Order过来,让我查查接口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
有朋友问我LIS的连接接口要怎么做,我说先搞定串口或者TCP连接,然后搞定ASTM和HL7协议,最后搞定具体的结果传输和项目上传。
但是问题又来了,那么厚的英文文档不要看半天,有快速搞定的方法么?

玩了那么久的Cache数据库,总是在玩它方便的global结构,但其实除了他的global结构和传统用“\”分割的字符串结构,Cache这些年主打的是其面向对象的结构。目前,使用Cache数据库开发的新的很多系统都基本上是用class来做的了。

到现在为止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cache数据库的开发语言叫M语言,难道仅仅是因为保存的routine后缀是mac?明明人家的所有文档管它叫ObjectScript,翻译一下叫做对象脚本语言?

自从换了东华的LIS之后,所有仪器的接口都是用串口转网口再与服务器通信的。
服务器收到数据后,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端的ObjectScript脚本语言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,然后把结果保存到服务器或者把Order通过tcp发送回仪器。

在使用罗氏的前处理以前,碰到K离子高的就要跑去找血看看是不是溶血,遇到项目没有做出来的,就要去一堆标本里面翻看看标本是不是凝了。
前处理带摄像头可以对标本进行拍照,把拍的照片传到LIS系统中,审核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到标本的状态了。